欢迎访问西安中考在线,微信在线咨询中考问题:MFKC0001!

当前位置:首页>>学霸秘籍>>家庭教育

如何避免家庭对孩子的伤害!

2019-11-19 作者:核桃阅读量(4635)

基因是父母给孩子的先天遗传,而家庭是父母给孩子的后天塑造。基因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身体,家庭的影响决定了孩子的心理。童年在家庭中受到过伤害的儿童在成为父母之后,常常会在不知觉中将父母对自己的不妥做法“本能”地代代相传下去。为了避免自己成为小时候所厌恶过的大人的模样,为了孩子能够不要再承受自己童年时的痛楚,我们有必要回顾自己成长的脉络,看清家庭在自己身上留下的伤痕,通过自我修复和重塑,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温暖的家。

家庭是每个人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然而现实中它却可能既不甜美,也不温馨。许多父母在不知觉中给孩子带来伤害,而他们也曾经是家庭中的孩子,很多不妥的做法,只是本能地代代相传。

伤人的父母曾经也是受伤的孩子。在看清整个家庭系统的来龙去脉之后,我们可以省思自己,修复和重塑自己,为下一代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第一、是什么在伤害孩子?


一、不良的夫妻关系

离婚、夫妻感情不好,经常争吵,无一例外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即便能控制自己不把气撒在孩子身上,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环境中的孩子,长大后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狂躁、抑郁、孤癖、好动、缺乏自控力等。

另一种不良的夫妻关系,则是彼此过分依赖。两个人都误以为依靠对方会使自己变得完整。他们在情绪上彼此依赖,没有能力分离,好比两个人共乘一艘独木舟——当一个人移动时,另一个也被迫移动,毫无选择余地。这样的夫妻往往会为彼此和孩子设定无数个“应该”、“必须”——“你不应该有那样的感觉!”“为什么你会那样想呢?”这是他们常说的话。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会如父母一样,本性中的一些物质被不断否定,然后慢慢失落自己,变依赖性强而没有主见的人。


二、把孩子当成满足私心的工具


每个健全成熟的人都会完全地认可和尊重自己,正视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他不必依靠任何人的看法或情绪而活。但是很多父母却在阻止孩子形成这种健康的自我。

如果父母在早年也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权利,就不可能欣赏孩子的这种合理“自恋”,甚至在自己欠缺的情况下,不知不觉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不足。未成年的孩子没法背弃父母,他们只有借着不断表现和取得成就来博得父母的喜爱。于是他们很可能成为满足父母私心的工具。

在不健全的家庭中,孩子必须放弃那个“真我”,取而代之的是掩饰受伤的“假我”。一旦他们发现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被父母接受,就认为是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不健康的“羞愧感”。慢慢地,他们会去发现让自己感到满足的替代品,等到长大成人,这些替代品就可能是:名誉、地位、新的性伴侣、烟、酒甚至毒品。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因为得不到肯定和理解而变得孤僻、麻木、依赖、不知如何与人相处。


三、陈腐的家庭规则


陈腐的家庭规则妨碍了孩子在成长中形成完整的自我,让他们依赖他人,只看重他人的想法。这些规则包括:

1.有责任感就会有爱。 

2.憎恨可因压抑和禁止而消除。 

3.父母理应享受尊重,因为他们是父母。 

4.儿童不值得尊重,因为他们小孩。

5.服从能使小孩坚强。  

6.对孩子温和是有害的。  

7.对孩子的需要有所反应是错误的。 

8.对孩子严厉甚至冷漠能让他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 

9.与其坦白说出心中不满,不如假装欣赏感激。

10.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真正的为人来得重要。

11.父母不能忍受被触犯。  

12.人的身体是肮脏的。

13.强烈的感觉是有害的。 

14.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或许有些父母表面上并不赞同以上观点,但在他们的行事中,却在不自觉地贯彻执行。而且,这些害人的信念可能在下意识里,代代相传。

   四、上瘾行为造就的被遗弃感

人类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强迫性、上瘾行为。这些行为使我们的心胸变得狭窄,意志变得残缺。我们的生活不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被迫和失控的意外,我们不再拥有自由,孩子因为父母的这些行为而产生被遗弃的感觉。记住,除了离婚、完全放弃抚养这种真正的遗弃,一些隐性的、变向的遗弃更多地充当着孩子的伤害者。


1、情绪上瘾:

这种人并不真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而把它们转变为一种伤人的情绪,比如用愤怒替代恐惧。比如在某个夏天的傍晚,丈夫回家时,妻子告诉他空调坏了。那时正值盛夏,天气热得令人无法忍受。丈夫心中有个声音说:“真正的男人都应懂得如何修理机械。”然而他实在不懂得修理任何东西,他觉得自己很笨。于是他开始生气,并且骂她的太太:“你到底是怎么把它弄坏的?”发怒骂人让他觉得自己很有力量。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是如何情绪上瘾的。有的女人在该生气时哭泣,有些人可能沉溺于悲哀——经常陷于忧伤中。这些情绪都会影响并且伤害孩子,让他产生被遗弃的孤独感。


2、思想上瘾

强迫性思考在强迫行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包括强迫性担忧、过度注意细节、过分形象或过分抽象等。它让人丧失选择的能力,使人变得浮躁、肤浅,在面对困难时,只知逃避或沉溺,放弃内省和对内在的探索。他们因此给孩子树起一只错误的标杆。


3、物质依赖

酗酒、吸毒、厌食或者贪食等这些上瘾行为,都会对孩子造成巨大伤害。父亲酗酒的家庭,孩子可能因为父亲的暴躁、母亲对父亲的依赖和无力感而充当起“母亲保护者”的角色,这些在紧张关系中长大的孩子,极有可能在步入新的家庭生活后,继续演绎过去家庭的相处模式,并且同样酗酒。因为那种伤害和痛苦的暗示已经根植于心。

也可能由于某位母亲的苛刻与不通人情而使厌食或贪食成为孩子抵挡抑郁的方式。

在上述家庭中,孩子扮演很明显的角色来维持其平衡。但这并非他们所愿。他们被迫扮演角色,丧失了内心正常的欲望,真正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伤害之深,不言而喻。


4、工作狂

继钧是一位父亲,同时也是家族公司的总裁。他的父亲在有生之年从不间断地工作,直到去世。“工作不懈”是继氏家庭的信条。继钧虽然心中厌烦这句话,但还是在不同场合引用它。起先他的工作态度还很正常,但逐渐地,周末也变成了应酬的日子。他虽然口口声声说爱家庭,但没有工作的周末却令他恐惧不安。他常答应陪孩子去钓鱼或打球,却总是食言。他的妻子却对孩子说,父亲都是为了你才这样辛苦的。因此孩子对父亲的食言敢怒不敢言,甚至常有罪恶感和内疚感。因为他的母亲说,他所有的玩具和豪华的享受都是来自父亲的辛苦和牺牲。

父亲总是忙碌,母亲总是无条件地否定孩子的感觉,“不准多说话”“不准表现情绪”的规则主宰了整个家庭。孩子真正的问题却得不到解决,后来,这个不幸的孩子因为长期的抑郁而开始吸毒。这是一个缺失爱的孩子,因为父母把爱理解为忽视、控制和严厉。


5、暴力

大多数人都有过挨打的经验,传统文化使我们相信“不打不成器”,打小孩才能使他们学会尊敬父母。

惯于体罚的父母有以下特征:孤立、自我价值感极低、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自己也曾受虐、童年缺乏亲情;对于爱和安适的需求未获满足,却又否定自己有问题,不承认童年会造成不良影响;对孩子充满不切实际的期望,当孩子做不到时,即视之为拒绝或迕逆。

小建谈起他的童年时,说他和弟弟小时候常被父亲殴打,但最后他总加上一句:“不过,是我们该打。”事实上,他的父亲只是因一些小事打他们,比如把午餐费拿去买糖吃、忘了铺床,以及跟妈妈顶嘴等。小建为什么会说“我们该打”?因为受虐待和羞辱的人,自尊严重受损,往往认为自己不具有选择的权利,因此和暴力也越来越难以分离。

在病态家庭里,身体虐待是家常便饭,包括使用皮带、扫帚打孩子;虐待方式包括拳击、打耳光、扯头发、推拉、勒颈、脚踢、关黑屋等等。它所造成的伤害的副作用包括减低在困境中的斗志、认为自己完全无法掌握命运、软弱无力,甚至发展为慢性的忧郁症。


 6、溺爱


 给予孩子无限制的宠爱通常是有害的。家里所有东西都是他的,做错事可以得到无底线的宽容,可以不承担任何家务或者相关责任,一切都有父母准备好……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受到的伤害是隐性的,然而待到他们成人之后会表现出极大的性格缺陷,比如:无责任感更无法担当应承担的责任,情商极低,自制力差,很容易受伤,甚至轻易地就选择自杀。

在孩子成长中过程中,立界限是必须做的事。否则,他们将像菜地里的杂草一样疯长,最终成为祸患。

第二、建立健全的家庭关系

功能良好的家庭是培养成熟人格的园地,它不仅提供生存所需,也提供生长空间;它能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包括自主和依赖之间的平衡,也提供社会化的训练及性别角色的认同;它让每个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都有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它是建立自尊的地方。

健全家庭关系的要素包括: 

一、良好的婚姻

婚姻建立在无条件的爱情上,它不是一种情绪化的感觉,而是一个抉择。良好的婚姻关系需要有两个真诚相连、自我实现的灵魂之间的平等关系,好让夫妻在漫长的婚姻旅途中,因为拥有对方的爱,而能在精神及心灵上继续成长。

在健康的婚姻中,夫妻双方都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和快乐负起责任,他们也知道外在事物所带来的快乐不可能是绝对持久的。生命本是一个从依赖环境到仰赖自己的过程;婚姻关系需要两个成熟的大人,这意味着能够脚踏实地以及独立自主。说到底,健康关系的必备条件是平行的关系以及各自负起责任。

二、健康尽责的父母

尽责的父母拥有一份自我约束的爱,他们既爱自己,又能自律,是能将自我管理好的成人。他们会以言行为孩子示范成熟的行为,以及一个人的自主性。他们有高度的自我肯定,少有压抑情绪。孩子不需要负担来自父母自身的冲突。这样的父母不会让孩子为他们完成生命中一切。孩子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智慧、关爱、感觉、决定以及想象的能力去走自己的成长之路。

三、五种自由

1、有自由去听和看此时些刻发生的事,而非只能听和看过去、未来或“应该”的事物。

2、有自由去思考自己所想的,而不是应该怎么想。

3、有自由去感觉自己真正的感受,而不是应该感受。  

4、有自由去渴望以及选择自己想要的,而不是应该要的。 

5、有自由去幻想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而非永远扮演安全而固定的角色。


四、有效的沟通


庭里好的沟通者通常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也留意他人的感觉。他们知道自己沟通的出发点和目的,用具体而明确的行为表达希望。例如: “我想你明天早上9点钟把我的西装拿出去洗衣店干洗,可以吗?”他还会努力了解别人是否听清他的意思,而不是笼统地说:“我的衣服脏了!”

同样,良好的沟通者还具有给予正面回馈的能力和勇气。例如他会这样说:“当我要跟你说话时,你却拿起报纸来看,我觉得很不舒服,好像被你拒绝了一样。”在良好的家庭关系中,面对面的接触是必要的,它代表着愿意说出真心话、愿意面对对方以解决误会——这其实是一种爱的表达。

五、接受彼此的差异

健康家庭的规则是清楚而明显的。丈夫和妻子彼此了解各自的差异,并接纳这些差异。他们知道不同并不一定不好,双方皆会努力达成更多的协议。并非没有冲突,事实上,准许冲突是亲密关系及健康家庭的标记。良好的冲突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唯有不健全的家庭才会否认问题存在,它们不是黏成一体,要求彼此间不能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就是彼此疏离,退回自己的角落不表达不沟通。

六、良好有效的家规

1、可以提出问题讨论以及面对面解决。

2、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同样的有价值。

3、家庭成员知道如何使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4、家人可以展现跟其他人不同的特质。

5、父母言行一致,他们是自我约束的管理者。

6、家庭气氛自然快乐。

7、家人会有责任感来维持共同的规则。

8、侵害到其他家人的价值观时,会感到抱歉。

9、容许犯错,而且视错误为学习过程。

10、父母具有健康的羞愧心,也能面对自己的羞愧。






下面的几篇文章估计你也喜欢

家庭教育不得要领?看看这8个硬核做法,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父亲有大格局,母亲有好情绪,是孩子的最大幸运!

 几十张纸片塞进眼球,你是怎么忍住的?”:看戏,世上最清白的加害

  家庭教育的十个“一分钟”


想了解更多中考学习秘籍和中考实时咨询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jpg


中考实用工具

中考真题下载

志愿填报

名校模拟考题下载

分数线

招生计划

中考备考

  • 微信咨询
  • 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西安教育局官网陕西招生考试网中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