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安中考在线,微信在线咨询中考问题:MFKC0001!

当前位置:首页>>学霸秘籍>>家庭教育

“几十张纸片塞进眼球,你是怎么忍住的?”:看戏,世上最清白的加害

2019-11-15 作者:阿茶阅读量(4062)


 又一起校园霸凌事件。

河南省禹州市一个 7 岁小女孩,被三个男同学按住了手脚,往眼睛里塞纸。
 

broken_glass_glass_window_windshield_splinter_break_fracture_hurt-1109168.jpg

    


眼里揉进一颗沙子都疼,这扯开眼皮子往里塞纸,得多痛啊。
 
校园霸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议题,涉及了师生、家长、执法者多个社会环节。

然而在讨论校园霸凌时,有一个重要角色却常常被忽略,那就是围观者。
 
应用行为分析学者 Ross and Horner 将 “霸凌”定义为:

对身体、心理或社会权力弱小者重复的攻击、恐吓、胁迫,或者其他导致权力不平等的行为。
 
学生之间的关系,原本是平等的。但是校园霸凌打破了这种平等,建构成“霸凌者与受害者”的强弱者之间的关系。
 
不要扯丛林法则,那是禽兽的事,我们是人。

道德是我们的议题。
 
说回校园霸凌。

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每一个受害者的存在,都隐藏着一群不作为的围观者。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超过 80% 的霸凌事件都有围观者在场。

当围观者采取干预措施时, 57% 的霸凌行为会在 10 秒内停止。
 
围观者的帮助,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受害者的的焦虑抑郁情绪。

围观者的干预行为,无论是直接制止(如果它是安全的),还是告知家长,都是停止校园霸凌的关键。
 
看,小朋友即使现场不敢阻止,回家告诉家长也是有帮助的。
 
理论如此,现实却是,身处群体中,人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会下降,甚至会变得更“冷酷”。

也就是说,不只是小朋友,成年人也可能因为在群体当中, “无法”阻止霸凌。
 
群体对我们的独立思考影响竟然这么大。
 

character_back_to_back_male_woman_argue_hurt_attack_insult-1215684.jpg

 
也是在前不久, 9 岁男童在小区内被疑似精神病患杀害,有舆论声音也在谴责旁观者的不作为。

现场的情况给旁人带来的恐惧感,我们隔着屏幕无法得知,妄加指责可能太轻浮。
 
不过,旁观者的这种“冷漠”确实是一种心理现象。
 
在 1968 年, 社会心理学家 John Darley 和 Bibb Latane 就提出了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其他人在场会抑制围观者采取行动。当一群人围观一场不良事件时,人们会觉得自己的救助责任被他人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

反正有其他人在场,我不帮忙也是 ok 的吧?其他人也会帮的。”
 
因此,旁观者越多,个人越不可能伸出援手。
 
在后续实验中,学者发现,独自面对一位摔倒受伤的女性时, 70% 的人们会选择上前帮助或打电话求助;而在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只有 40% 的人提供了帮助。

学者认为,面对不良事件,人们往往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这时,围观者可能会相互观察,以寻求他人的指导。当发现身边的人也没有反应时,就会误以为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受害者不需要他人出手帮助。

“其他人都没去帮忙,看来这事儿不严重。我还是随大流吧。”
 
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普通人一生中能碰上不良事件的几率其实很低。

因此,当碰到突发的、超出日常情况的不良事件时,人会处于“无知”的状态,说直白点就是反应不过来自己该干嘛。

这时候,群体的影响会被进一步放大。

broken_arm_broken_hurt_emotional_depression_tough_depressed-821515.jpg 



对陌生人不熟悉、不知道该怎么办,勉强算解释过去了。

但是很多时候,受害者并不是陌生人,围观者和受害者是认识的。比如校园霸凌的围观者往往是受害者的同学。

按照我们普通的理解,不帮熟人应该会在内心感到道德压力。
 
为什么有这些压力,依然不出手帮忙呢?
 
事实上,群体不仅抑制围观者的救助意愿,有时还能改变个体的认知。
 
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往往高估同龄人对不良行为的认可程度,这其中就包括校园霸凌。

在一个存在霸凌的班级环境内,学生们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

“好像所有人都觉得这样做没什么,我不能表现得不舒服,这样会显得我很奇怪“。
 
在心理学上,这是多数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的一种表现。

数无知,指的是人们总误以为自己与群体中其他人想法不同,从而隐藏起自己的真实意见。
 
这导致了一个结果:大家最终都做了实际上没有人想做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

课堂上老师问还有没有什么问题,你恰好有一个地方没有听懂,但是你发现教室里没有人举手,好像所有人都听懂了,你只好把心里的疑惑按下去。
 
实际上,其他人跟你一样,都有听不懂的地方,却以为所有人都听懂了。
 
下次你再参加一场气氛热烈的喝酒饭局的时候,悄咪咪问问别人:你真的喜欢喝酒吗?

你可能会发现,不喜欢酒精的人要比你想象的要多。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期待被群体接纳,以至于当发现自己的观点和那些喊得最响亮的声音不同时,往往会把内心隐藏起来,让自己的行为与群体靠拢。

这个过程甚至可以是无意识的,人类要比自以为的更趋从群体的行为。

从众心理,从众行为。看过《少年的你》影片里有一句话“我一直被他们欺负,你们就不做点什么吗?” 还一个问题,除了围观者不作为,受害者为什么不反抗或者过后采取解决措施?这也是需要关注的点。就像破鼓乱人捶,越不反抗越被欺负。难道就是因为“反抗是在背叛同龄人”吗?那么,施暴的同龄人是在背叛谁?或者施暴者是高尚的吗? 越分析越觉得这不是个体心理问题或者群体思想问题,好像是社会问题。 除了学校,社会上,职场上也存在霸凌或者类似霸凌欺负的情况。

最后讲一讲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



 
青少年是霸凌高发群体,这是有原因的。
 
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正在尝试独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是其中一个独立诉求。

因此,青少年受同龄群体的影响程度要深得多,他们更厌恶被同龄人排斥,渴望在同龄人之间得到认同,即便为此自己要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情。
 
周冬雨在一次采访中表示,在《少年的你》当中,她不能理解陈念为什么要忍。

陈念的忍其实非常真实,现实中,很多受害者都倾向于对被霸凌的事保持缄默——告诉家长或老师,会被视为“告密者”,这是背叛同龄人的行为。
 
我们长大后可能对“背叛”同龄人没有那么大的心理负担。道不同不相为谋,聊不到一块儿就不聊呗。
 
是青少年不行。
青少年对获得人际奖赏更加敏感,“不认同,毋宁死”。
 
少女情怀总是诗,其实少男也是。少年的敏锐、脆弱,都是真的。

一个模拟捉迷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同样是被同龄人拒绝,青少年会比成年人更难过(Sebastian et al., 2010)。

这是因为青少年处理负面情绪的脑区(右心侧前额皮质)仍在发育中,情绪调节能力比成年人更弱。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给那些围观恶行而不作为的人洗白。在这个日益撕裂的社会里,了解自己,理解他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知道那些生而为人的弱点,才能为克服它创造可能。
 
可能我们被迫成为围观者的时候,能想起这篇文章,知道我们的弱点,努力去克服它。
 
文章开头的 7 岁女孩眼睛被塞纸片事件,当地已经发布了回应。

处理结果是,各方分担责任,进行赔偿。这是远远不够的。
 
施暴者有没有得到惩罚?有没有进行相应的教育和心理干预?为什么这么做?如何杜绝?

围观者有没有反思?

受害者有没有获得及时的心理干预?
 
对霸凌的干预应该一直被倡导,它可以仅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原因——

让世界少一点痛苦与创伤,起码,少一点受害者的精神孤独。 






下面几篇文章估计你也喜欢↓↓↓

1、中考9大科目学习方法,建议收藏

2、老公最常气疯老婆的10句话,别说你一句都没听过!

3、大数据调查发现:90%家庭在初中孩子教育中的十大误区

4、父亲有大格局,母亲有好情绪,是孩子的最大幸运!


想了解更多学习秘籍和中考实时咨询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jpg




中考实用工具

中考真题下载

志愿填报

名校模拟考题下载

分数线

招生计划

中考备考

  • 微信咨询
  • 微信咨询

    友情链接: 西安教育局官网陕西招生考试网中考在线